冠周炎-口腔科

概述
  • 智齿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
  • 常见症状为智齿局部牙龈肿胀疼痛
  • 其根本病因与智齿萌出受阻有关
  • 以控制感染为主,若萌出受阻需尽早拔除患牙

疾病定义


冠周炎又称智齿冠周炎,属于一种较常见的口腔疾病,指上下第三磨牙(智齿)牙冠周围软组织发生的非特异性炎症,其发生主要与智齿萌出受阻有关,多发生于18~30岁之间的青壮年。患者通常表现为智齿局部牙龈肿胀疼痛,严重者可伴有畏寒、发热等全身感染表现。

流行病学

冠周炎发病人群以18~30岁之间智牙萌出期的青壮年为主,目前尚无权威机构对冠周炎的具体发病率进行统计。

病因

第三磨牙萌出受阻是导致冠周炎的基本病因,其他因素如全身抵抗力下降、局部龈瓣受伤、细菌毒力增强等均可诱发智齿冠周炎的急性发作。

基本病因

由于食物、生活习惯与咀嚼力的变化,人体下颌骨发生退化,常发生下颌骨第三磨牙(智齿)萌出受阻。阻生的部分被龈瓣覆盖形成盲袋,潜藏在盲袋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,不易在漱口、刷牙时清除,细菌容易在此滋生引发炎症,导致冠周炎的发生。

诱发因素

任何使全身抵抗力下降的因素均可诱发牙冠周围细菌繁殖,引起急性冠周炎,如感冒、睡眠不足、过度疲劳、妇女月经期等。此外,当咀嚼时不慎咬伤龈瓣,导致组织发生破损,可使细菌乘机而入,引起冠周炎。

症状

冠周的炎症一般以局部症状为主,患者常表现为牙龈肿胀疼痛,若未及时治疗,炎症可进一步发展,患者可出现冠周脓肿、牙关紧闭,口臭等症状,严重者还可出现畏寒、发热等全身症状。

典型症状

初期

患者以局部症状为主,自觉患牙牙龈肿胀疼痛,且在咀嚼、吞咽、张口活动时加重。

发展期

当炎症进一步发展,感染可波及咀嚼肌及翼内肌,出现牙关紧闭。此外,因口腔清洁不良,潜藏在盲袋中细菌可大量滋生,可出现口臭。严重者可有脓性分泌物溢出,甚至可见冠周脓肿。

加重期

若不及时治疗,严重者除上述症状外,还可出现体温升高、头痛、畏寒、食欲缺乏、大便秘结、白细胞总数稍有增高、中性粒细胞比例上升等全身不适。此时,常有下颌下淋巴结肿大和压痛。

就医

处于18~30岁第三磨牙尚未完全萌出的青壮年,若最后一颗牙齿的后面出现不适症状,应怀疑可能与智齿萌出受阻有关,为避免病情进一步发展,建议及早就医诊治。

就诊科室

口腔科

诊断依据

临床上根据患者病史特点及症状体征,结合血象及X片等辅助检查,多可对冠周炎进行诊断。

病史

患者为18~30岁第三磨牙尚未完全萌出的青壮年,发病前常有过度疲劳、生活不规律、睡眠不足、月经期等诱发因素。

临床表现及体征

早期可出现牙龈局部肿胀疼痛,伴活动受限。若治疗不及时,可出现畏寒发热等全身不适症状。

相关检查

口腔检查可见下颌第三磨牙阻生,冠周红肿糜烂,部分患者可见牙龈瓣下有脓。经血象检查提示处于感染状态,经X线牙片检查提示有第三磨牙萌出受阻。

相关检查

口腔检查

可见第三磨牙萌出不全,龈瓣充血、水肿、糜烂,口臭,严重者可有脓性分泌物溢出,甚至可见冠周脓肿,出现颌面肿胀。部分患者发现患侧下颌下淋巴结肿大,有触痛。

血液学检查

可评估患者是否存处于感染状态。冠周炎患者结果多提示白细胞增高,以中性粒细胞为主,同时伴有C-反应蛋白(CRP)、血沉、降钙素等炎症指标的增高。

X线牙片

可直观的检查第三磨牙是否存在萌出情况,及是否有足够萌出的位置。

鉴别诊断

因牙齿任何部位发生炎症性反应,均可引起牙齿局部组织肿胀疼痛,故需专业医生做进一步鉴别诊断。

牙龈炎

是一种最常见的牙龈疾病,是由牙齿表面牙菌斑引起的牙龈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。刷牙或咬硬物时牙龈出血是常见的临床症状,检查提示牙体无结缔组织附着丧失、无牙槽骨丧失,探诊深度(PD)≥3mm,探诊后岀血阳性,多可鉴别。

根尖周炎

是指发生于牙根尖周围组织的炎症性疾病,常为牙髓病的继发病。患者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、牙齿咬合痛、牙龈肿胀。进一步行X线片见根尖区暗影,多可鉴别。

牙髓炎

是牙髓发生的炎症性病变。患者多表现为自发痛、刺激痛、夜间加剧痛且疼痛不能定位,没有红肿热和功能障碍,检查痛侧牙齿可发现明显的感染病因,如龋洞、深牙周袋等,然后对可疑患牙行牙髓温度及电活力测试,一般可确诊牙髓炎。

治疗

冠周炎的治疗在早期应以控制感染,促使炎症消散为主,增强病人机体抵抗力,消炎、镇痛、切开引流。当炎症转入慢性期后,若仍为萌出受阻,应尽早拔除患牙,以防感染再发。

急性期治疗

一般治疗

去除局部细菌

患者可使用生理盐水、1%~3%过氧化氢溶液、或其他灭菌溶液冲洗盲袋,然后点入3%碘甘油。此外,在进食后可使用复方硼砂液或呋喃西林液等含漱。

去除全身性因素

对于有明显诱因的患者,应及早摒弃不良诱因,如熬夜、过度疲劳等。

药物治疗

由于个体差异大,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处方药外,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

局部治疗

冠周炎的患者均应进行局部治疗,且以盲袋清洗上药最重要。患者可通过注射器弯针头将1: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或3%的过氧化氢置于盲袋内并对其反复冲洗,以便去净食物残屑及分泌物。洗净后,可通过针刺、封闭等方法将酚甘油或冰硼散等置入龈袋内,每日1次,起到镇痛、消炎、改善张口等作用。

全身治疗

伴有全身症状的患者,应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菌物,如服用磺胺及肌注青霉素等或内服清热、解毒的中草药(如牛黄解毒丸)进行治疗。

手术治疗

切开引流术

若牙龈周围已形成脓肿,应在局麻下行切开引流术,并置引流条。

冠周龈瓣切除术

当炎症控制后,若经牙片判断智齿有足够萌出的空间,且牙位正常,可在局麻下切除智牙冠周龈瓣,辅助阻生智齿萌出,对于经常复发的患者,建议拔除患牙。

下颌第三磨牙拔除术

若牙位不正,且无足够萌出位置,在急性炎症控制后为避免冠周炎的复发,应尽早予以拔除。

预后

早期冠周炎若及时治疗,预后良好。若未能及时治疗,炎症进一步向周围组织扩散,引起牙齿或牙龈区域等邻近组织并发症,严重者甚至感染全身。

并发症

若冠周炎未能及时控制,炎症进一步扩散,感染可向周围组织扩散,引起牙齿或牙龈区域的脓肿、口腔慢性不适、感染、牙齿咬合不良(对齐不良)、牙齿和牙龈之间的牙菌斑、邻近牙齿的牙周疾病、下颌神经损伤等并发症,严重者可引起脓毒败血等全身并发症。

日常

冠周炎常常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肿胀疼痛,可影响日常工作及生活。为控制炎症,患者日常应注意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,维护自我口腔卫生,防止口腔细菌滋生。此外,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,预防性拔除智齿是预防冠周炎发生的最佳措施。

日常生活管理

运动

平时注意体质锻炼,提高机体抵抗力,从而增强抗病能力。

休息

保持充足的休息时间,避免过度疲劳,以免诱发冠周炎急性发作。

饮食

多摄入新鲜的蔬菜,补充日常所需维生素。

个人卫生

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,采取正确的刷牙方式,坚持早晚刷牙,饭后漱口。平时应选用合适的刷牙工具,牙膏选用含氟牙膏,可抑制细菌及食物残渣附着在牙齿表面。

特殊注意事项

若孕妇孕期因智齿冠周炎治疗不利,发展为颌面部多间隙感染,严重者可危及孕妇或胎儿生命。故有条件者,应考虑孕前拔除阻生智齿,根治智齿冠周炎,防止在孕期复发,产生严重后果。

预防

智齿冠周炎主要与智齿萌出受阻有关,属于常见病之一。一般建议预防性拔除智齿来彻底解决冠周炎的发生。同时,患者日常通过保持良好的心态及口腔卫生,定期进行口腔健康检查,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,一定程度上也可预防冠周炎的发生。

查看更多

上一篇:根尖周炎

下一篇:急性牙髓炎

疾病科普
无锡嘉仕恒信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

咨询预约电话:0510-88206666

地点:无锡市蠡溪路203号

邮编:214000

苏ICP备19001377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锡)医广【2023】第03-01-3202-046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