暖巢囊肿-妇科

概述
  • 定义:卵巢内部或表面生成的囊状结构
  • 症状:大多数没有明显不适,部分患者可能有下腹坠胀
  • 治疗:没有症状者不需要治疗;有症状者可以使用药物治疗,必要时手术治疗
  • 预后:多数卵巢囊肿可以自行消失

疾病定义


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,主要特征是卵巢内部或表面长出像水泡一样的囊状包块,里面可能包裹着液体或固体物质。在女性群体中较为普遍,尤其是育龄期女性。

大部分情况下,这种囊肿属于生理性的,就像身体临时起的小水泡,过段时间会自行消失,不需要特别治疗。但也有部分囊肿会持续增长,可能引起下腹坠胀、隐隐作痛,或者出现月经周期紊乱、经血量异常等情况。

当囊肿越长越大时,可能出现意外情况:囊泡突然破裂会导致剧烈腹痛;带蒂的囊肿发生扭转会引发急症;如果合并细菌感染还会出现发烧等症状。这些状况都需要及时就医处理,避免对身体造成更大影响。

流行病学

卵巢囊肿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,在育龄期女性中具有较高的患病率。在绝经后妇女中也可见,但是确切的患病率尚不清楚,有研究估计在5%~17%之间。

疾病类型

根据卵巢囊肿的形成是否与月经周期有关,分为功能性和非功能性囊肿两大类。大部分的卵巢囊肿是由月经周期造成的,我们称之为功能性卵巢囊肿。而与月经周期无关的囊肿(非功能性卵巢囊肿)比较少见。

功能性囊肿

也称为生理性囊肿、卵巢瘤样病变。通常不会损害健康,且很少引起疼痛,往往在2~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失。

滤泡囊肿

又称卵泡囊肿。正常情况下,在每个月经周期中,卵泡会发育成熟并释放卵子,如果卵泡未破裂、不释放卵子,会导致卵泡液潴留而形成囊肿。

黄体囊肿

卵泡释放成熟的卵子后会形成黄体,激素紊乱可使黄体腔内含有较多的液体或在黄体血管形成期有出血,从而形成黄体囊肿。

非功能性囊肿

皮样囊肿

也称为成熟畸胎瘤,是一种良性肿瘤。囊内充满油脂和毛发,也可见牙齿或骨质。该类型是由胚胎细胞形成的,因此很少恶变,其恶变率为2%~4%,多见于绝经后妇女。

囊腺瘤

如浆液性囊腺瘤、黏液性囊腺瘤等,是卵巢的良性上皮性肿瘤。其生长在卵巢表面,囊内可能充满了水样或黏液样物质。

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

指异位的子宫内膜在卵巢内生长。可有单个或多个,囊肿表面呈灰蓝色,大小不一,直径多在5 cm左右,大的可达10~20 cm。典型者囊内有咖啡色黏稠液体,似巧克力样,俗称“卵巢巧克力囊肿”。

病因

卵巢囊肿的发生可能和环境、饮食、感染、激素等因素有关,可为单一因素所致,也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所致。

基本病因

环境与饮食

环境与饮食因素在卵巢囊肿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。

环境

环境污染、环境恶变、吸烟和电离辐射等都可能对女性生殖系统产生毒性作用,影响生殖系统的机能,对激素的分泌也会造成干扰。

饮食

研究指出饮食结构的失衡与过量摄入胆固醇,都可能对女性身体机能造成不利影响,诱发卵巢组织异常增生,导致囊肿的形成。

激素

卵巢囊肿患者体内激素水平存在明显异常现象,提示激素在本病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
感染

感染对卵巢囊肿的发生也有较大影响,特别是反复发作的盆腔感染,更容易诱发输卵管管壁的增厚,导致炎性渗出,进而影响卵巢正常机能,使得卵巢表面硬化。卵细胞难以正常排出,最终形成囊肿。

其他

  • 手术因素:在子宫腺肌病等妇科疾病患者中,如果采取子宫切除术,可能会诱发卵巢血供障碍,而且生殖系统受损后会使得内分泌紊乱,卵泡生长过度而形成囊肿。在盆腔炎等手术中容易诱发盆腔粘连,使得卵巢及其周边组织发生粘连,影响卵细胞排出,导致囊肿。
  • 生活作息混乱、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,可造成机体功能、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,导致卵巢疾病和内分泌失调,引起卵巢组织的异常增生从而造成囊肿的发生。

诱发因素

以下情况卵巢囊肿的患病风险可能增加:

  • 药物:长期服用克罗米芬等促排卵药物,可导致激素水平发生变化。
  • 怀孕:激素水平变化导致出现卵巢囊肿的可能性较大。
  • 家族史:母亲患有卵巢囊肿,其女儿患病的可能性较大。
  • 子宫内膜异位症:患病风险较高,因子宫内膜细胞可以附着在卵巢上,导致囊肿的形成。
  • 卵巢囊肿病史。卵巢囊肿可由一个发展为多个。
症状

大部分功能性卵巢囊肿患者不会有明显不舒服的症状,随着囊肿体积的增大,患者可能会感到下腹部不适、坠胀。

典型症状

体积较大或存在时间较长的囊肿可引起以下症状:

  • 一侧下腹部隐隐作痛或疼痛比较严重;
  • 腹部胀满感或下坠感;
  • 腰骶部酸痛、性交时疼痛;
  • 下腹部有压迫感。

当出现卵巢囊肿破裂、蒂扭转等情况时,会引起急性症状:

  • 下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;
  • 严重者出现皮肤湿冷、呼吸急促、头晕等休克症状。
就医

多数患者一般没有临床症状,在体检时偶然发现,应遵照医嘱定期复诊观察。

医生首先会询问病史和症状,并进行妇科检查,必要时会行超声检查、实验室检查、腹腔镜检查等以辅助诊断。

就医指征

女性在常规体检时偶然发现卵巢囊肿,可到妇科门诊就诊。

以下情况考虑出现了卵巢囊肿破裂、蒂扭转等紧急情况,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或由家属送往急诊科:

  • 女性患者下腹部突然出现剧烈疼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。
  • 出现皮肤湿冷、呼吸急促、头晕等休克症状。

育龄期女性如果出现下腹部疼痛、有压迫感,需尽早就医以明确病情。

诊断流程

1. 医生可能通过询问以下问题来了解病史:

  • 症状出现的时间;
  • 症状的严重程度,是否影响工作和生活;
  • 症状是一直没有改变还是有加重的迹象;
  • 症状在月经期是否出现或加重,月经过后是否减轻;
  • 是否有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等妇科病史;
  • 目前是否怀孕,如果是,已经怀孕多久。

2. 医生会进行妇科专科检查,观察子宫、卵巢等生殖器官的情况。

3. 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做B超检查、腹腔镜检查、血液检查等来明确诊断。

4.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来判断疾病的类型、病灶的大小,以及是否需要治疗。

就诊科室

常规就诊于妇产科;如果出现卵巢囊肿破裂、蒂扭转等紧急情况须尽快到急诊科就诊。

相关检查

盆腔超声

医生可以通过此检查确定是否患有囊肿。超声可帮助确定囊肿的位置,并确定其大小和内容物的性质。

妊娠试验

用于确定患者是否怀孕。

腹腔镜检查

腹腔镜检查需要注射麻醉剂。医生会在患者腹部做一个小切口,然后插入腹腔镜,可以直观地看到卵巢的情况,有助于诊断,同时可以将病灶摘除。

肿瘤标志物检测

常用的是检测CA125,如果卵巢囊肿内的物质是固态的,医生可能会建议做此项检查以排除卵巢癌的可能,卵巢癌患者CA125水平经常升高。

此外,CA125升高也可能提示子宫内膜异位症、盆腔炎等非癌性疾病。其他肿瘤标记物还包括:CA199、CEA、AFP、HE4、HCG。

鉴别诊断

当卵巢囊肿蒂扭转时会出现一系列的急腹症,临床上需要和异位妊娠破裂(多见的是输卵管妊娠破裂)、急性阑尾炎等相鉴别。

 卵巢囊肿蒂扭转输卵管妊娠破裂急性阑尾炎
停经多有
腹痛下腹一侧突发性疼痛突然撕裂样剧痛,从下腹一侧开始向全腹扩散持续性腹痛,从上腹开始经脐周转移到右下腹
阴道流血量少,暗红色,可有蜕膜管型排出
体温稍高正常,有时低热升高
白细胞计数

稍高

正常或稍高

升高

体格检查宫颈举痛,卵巢囊肿边缘清晰,蒂部触痛明显宫颈举痛,患侧附件区扪及压痛性肿块麦氏点压痛反跳痛阳性
阴道后穹隆穿刺阴性阳性阴性
超声检查一侧附件低回声区,边缘清晰,有条索状蒂一侧附件区呈低回声,其内有妊娠囊子宫附件区没有异常回声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检测阴性阳性阴性
 
停经
腹痛
阴道流血
体温
白细胞计数
体格检查
阴道后穹隆穿刺
超声检查
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检测
治疗

根据患者的年龄、临床症状、卵巢囊肿的类型和大小,医生会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。

  • 临床上发现有卵巢囊肿,但是没有任何症状,医生通常会对患者进行观察,如果囊肿自行消失则不需治疗;
  • 体积较小者,医生可能给予药物治疗;
  • 如果囊肿持续存在或增大、有恶变的风险(如绝经后妇女出现卵巢囊肿)、或发生破裂、扭转时,需手术治疗。

急性期治疗

当卵巢囊肿破裂或出现蒂扭转等急腹症时,应急诊手术治疗。

一般治疗

患者没有自觉症状,超声提示囊肿较小、其内充满液体,医生可能会让其观察等待,看囊肿在几个月内是否会自行消失。同时,医生会建议定期做超声检查,检测囊肿体积是否改变。

药物治疗

由于个体差异大,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、最快、最有效,除常用非处方药外,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。

尚无手术指征的囊肿,可采取中西药物保守治疗,具体根据囊肿性质决定。

  • 如为内膜样囊肿,可口服短效避孕药;
  • 如怀疑为炎症性囊肿可口服抗生素或中药活血化瘀。

手术治疗

适应证

  • 囊肿体积大,直径≥5cm;
  • 观察3~6个月,囊肿持续存在;
  • 囊肿生长较快;
  • 卵巢囊肿破裂或蒂扭转引起急腹症症状;
  • 绝经后妇女出现的卵巢囊肿。

常用的手术方法

包括卵巢囊肿剥除术(仅切除囊肿,保留卵巢)、患侧卵巢切除术、全子宫切除术或附件切除术(如果囊肿癌变,可能需要切除子宫、卵巢和输卵管,同时切除卵巢和输卵管被称为附件切除术,术后可能需要配合放、化疗)。

手术方式主要有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。开腹手术主要针对可能癌变的囊肿,医生会在腹部做一个大的切口。而腹腔镜手术适用于比较小的囊肿,医生会在患者肚脐上面或下面切开一个小口,然后将带有摄像头的腹腔镜插入腹部,可以帮助观察腹部情况。

中医治疗

按照中医理论,卵巢囊肿造成女性气血失调,辩证上可分为气、血、津液三种类型,尽管现在对其分型有所不同,但均围绕其病机分型,治疗上建议从“气滞”、“痰湿”、“血瘀”、“湿热毒邪”等方面入手。

  • 气滞血瘀型:治以疏肝理气、活血化瘀、软坚散结,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。
  • 痰湿壅盛型:治以行气化痰、散结消壅,方用苍附导痰丸加减。
  • 湿热淤结型:治以清热解毒,软坚散结,方用银甲丸加减。

此外,还有针灸(常用温针灸)、理疗、中药灌肠等中医治疗方法可有一定效果,须在正规医疗机构中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预后

多数卵巢囊肿可自行消失,但严重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诊断与治疗,可能会继发感染、囊肿破裂、蒂扭转等,对患者的生活、工作等造成不利影响,甚至威胁生命。

恶性病变的囊肿,其预后与期别、初次手术后残存病灶的大小及病理类型等有关,期别越早、残存灶越小预后越好,上皮性癌的预后最差。

并发症

体积较大的囊肿如果长期存在,没有及时治疗,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。

卵巢破裂

有自发性破裂和外伤性破裂两种,前者多因囊肿恶变生长迅速引起,后者可因腹部受到重击、性交、盆腔检查等引起。

小的囊肿或单纯浆液性囊腺瘤破裂时,患者仅有轻度的腹部疼痛;大囊肿或畸胎瘤破裂后,患者常有剧烈的腹痛、恶心、呕吐等,囊肿越大,破裂的风险就越大。

破裂也可导致腹腔内出血、休克。破裂者需立即手术,切除的标本需送病理学检查。

蒂扭转

通常在突然改变体位,或妊娠期、产褥期子宫大小、位置改变时发生蒂扭转。此外,扩大的囊肿可导致卵巢移动,提高了扭转的发生率。

患者常突然出现下腹部剧烈疼痛,伴有恶心、呕吐甚至休克。扭转可以使流向卵巢的血流受阻,从而导致卵巢坏死,一经确诊,应尽快行手术治疗。

感染

比较少见,多继发于蒂扭转或囊肿破裂,表现为发烧、腹痛。实验室检查见白细胞升高,应进行抗感染治疗,手术切除囊肿。

恶变

囊性肿瘤如果生长迅速,尤其是双侧患病者,应考虑恶变的可能,应尽早手术。绝经后形成的卵巢囊肿,其癌变的可能性较大。

日常

患者要遵医嘱服用药物,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、保证均衡饮食,有助于病情的缓解及康复。

定期复诊,期间如有任何不适需及时就医。

家庭护理

心理护理

卵巢是女性最为关键的雌激素分泌器官,患者发病后容易出现明显的情绪和心理波动,部分患者还会担心手术治疗效果或是增加家庭经济负担,而产生负面的心理状态。

因此,家属应及时帮助患者疏导和宣泄情绪,使其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;患者自身也应加强情绪控制能力。

用药护理

遵医嘱用药,并注意观察药物的毒副反应。

日常生活管理

  • 充分休息,保证作息规律。
  • 饮食要均衡,不要过多的吃咸辣的食物,不吃过冷、过热、过期、变质的食物等;多摄取粗纤维、高蛋白、高维生素和高热量食物。
  •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不吸烟、不喝酒、不熬夜等。

日常病情监测

期待治疗的患者

平时应注意观察下腹部是否出现不舒服的症状、是否有压迫感等。如有,则提示囊肿可能增大,需及时复诊。

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

  • 观察切口是否有疼痛,疼痛的程度及性质。
  • 观察是否有阴道出血,如有,需关注出血的量及颜色。

预防

卵巢囊肿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,临床上无法避免,但积极锻炼身体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可能有助于减少其发生,定期的盆腔检查也很重要。

锻炼身体

加强体育锻炼有利于促进新陈代谢及血液循环,延缓器官衰老,如散步、瑜伽、慢跑等都是对卵巢有益的运动。

保持良好的心态

压力可以诱发卵巢囊肿,因此平时应劳逸结合,注意缓解不良情绪,保持乐观、平和的心态。

不要滥用药物及保健品

切勿滥用保健品、激素类药物,如有必要,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因为激素水平的改变和卵巢囊肿有一定的关系。

经期及产褥期注意调养

经期及产后应注意调养,做好保暖工作,避免受寒。

定期体检

女性应定期体检,包括妇科检查,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
查看更多

相关文章 NEWS

上一篇:继发性痛经

下一篇:慢性子宫内膜炎

疾病科普
无锡嘉仕恒信医院 请您绿色出行

咨询预约电话:0510-88206666

地点:无锡市蠡溪路203号

邮编:214000

苏ICP备19001377号 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文号:(锡)医广【2023】第03-01-3202-046号